传统做3D设计的行业,比方动画设计或者建筑设计,设计时基本上只需要考虑3D模型的外形,甚至可以忽略物理结构。绝大多数的场景和物体仅仅包含了可见的网格,物体由片和线构成,不需要是相互连接着的。但如果你希望设计出来的3D模型可以用于3D打印机上并完美的按预期打印出来,那么工业模型用于3D打印时应该如何设计呢?
1. 3D模型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壁厚尺寸,3d打印机不能打印无限大的物品,对于设计师,特别是艺术类的,有时候在开始并没有考虑打印尺寸。对于尺寸的确认,需要越早越好,太大可能涉及到拆件,太小有可能会丢失打印细节;
壁厚,这应该是3D打印最常见的一个错误了。3D打印是靠层层叠加来制作物品;如果一个3D文件没有壳厚,都是片、线,3D打印机没有办法知道层厚是多少,也就没法打印了。所以3D打印一般是有壁厚要求的。
2. 法向一致
法线是用来区分内外平面,这对打印机很重要,否则3D打印机没有办法识别模型的边界。3d模型中所有的面上的法向需要指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如果你的模型中包含了互相矛盾的法向,3D打印机就不能够判断出是模型的内部还是外部。
3.最小间隙
最小间隙是指两个壳厚间的最小距离,这还是跟3D打印机的物理极限有关系,如果最小间隙小于3D打印的打印极限,两个壁会合成一个导致区分不出来或者会有支撑或者残留物去不出来。如果想一次性打印成功能活动的物品或者关节物品,在连接处需要设置一个合适的间隙,具体的要依据打印材料来确定。
以上就是中制打印3D打印为大家分析的有关工业模型用于3D打印时应该如何设计的分析,除了上面我们介绍的一些注意事项,还应该注意悬臂结构的,应该让悬臂结构粗些,防止打印过程中变形,如果只需要看外观,则能做掏空的尽量做掏空的,能有些节约费用。
中制打印,专注一站式3D打印加工服务,有100+台3D打印机,提供多种材料,高达0.05mm精度的3D打印服务,手板模具,3D打印动漫手办,3D打印建筑模型,3D打印人像,3D打印沙盘模型等打印服务。